新聞報導
2022-03-14
美國肯塔基州出現一隻瘦成皮包骨的流浪狗,由於沒有地方住,因此把垃圾桶當成家,收容所志工得知後便到場救援,流浪狗起初看到有人出現,開心地跑出來迎接,但之後又飛奔回垃圾桶裡,似乎把垃圾桶當成自己的家,讓人看了非常不捨。根據《The Dodo》報導,肯塔基州路邊一個垃圾桶裡竟住著一隻流浪狗,附近住戶發現後,隨即聯繫收容所「Lexington-Fayette Animal Care & Control」,當志工到場進行救援時,流浪狗還開心地跑出來,隨後擔心是陷阱又趕緊跑回去,志工提到,「大多數流浪狗感到害怕時,就會趕緊跑回家,對於這一隻狗而言,垃圾桶可以給牠安全與溫暖」。經過工作人員的安撫後,流浪狗才願意走出垃圾桶,牠隨即被帶回收容所進行健康檢查,並命名為「奧斯卡」(Oscar),有趣的是,奧斯卡雖然有棲身之處,但仍對「垃圾桶」很感興趣,經常爬進收容所周圍的垃圾桶裡翻找東西,由於牠對垃圾桶情有獨鍾,志工還安排牠與清潔人員見面打招呼。收容所將奧斯卡的故事分享至臉書,寫下「無論牠原本是為了躲雨還是躲人,我們都不會再讓牠住垃圾桶了」,也希望盡快幫奧斯卡找到新飼主。不少網友感動地表示,「流浪狗看到收容所志工時,尾巴還不斷地搖,可見牠真的很親人」、「不知道牠經歷了什麼,才會把垃圾桶當成自己的家」。來源:中時新聞網
新聞報導
2022-03-09
每年8月第3個周六,為「國際流浪動物日」,今年是在8月20日舉辦。「國際流浪動物日」起源於1992年,由國際動物權組織(ISAR)所發起,希望促進各國以人道方式如絕育、領養等,終結遏止貓狗過剩與流浪的問題,讓牠們不再飢寒交迫、受風吹雨淋。以農委會2021年公布的調查報告為例,全台包括無主流浪犬與有人飼養的放養犬,共約有15萬5869隻遊蕩犬隻,比起2年前增加9096隻。除了逐年攀升的流浪狗,還有為數眾多的浪貓在街頭流連,要把所有浪浪送回家,是段漫長且艱辛的路。除了以「領養代替購買」,讓更多浪浪有家可歸之外,還有不少方式能助牠們一臂之力。例如透過捐款或捐飼料,幫助各地狗園與各個動保協會;家中不要的被單、毛毯和防水塑膠帆布,也全都能捐,讓毛孩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溫暖過冬。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擔任志工協助清理環境、幫忙接送浪犬到新主人家,也不失為一個傳遞愛心的好辦法。來源:YAHOO新聞
愛心捐款